記者張淑娟/專訪
市府觀光旅遊局專員陳宏田為了「尋根」,尋出了無比的歷史文化趣味來。陳宏田說,對自己的祖先好奇,就從戶籍開始著手,初步知道自己是陳氏宗族來台第十三代子孫,日前更完成台南永康大灣(含西勢)陳厝三百年開發史宗譜,且依日本時代番地戶籍整理,由其中發現了更多這土地上的故事。
陳宏田指出,台南確實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以前航道可以直接進入新市潭頂地區,老家在大灣地區,走訪各寺廟發現更多有趣味的歷史故事,昔日鄭成功時代的元帥成了民間信仰的神,自己也因大學讀地政對歷史地理有興趣,開始著手於尋根工作,就讀台灣文化研究所時,也以台南地區王爺信仰為研究論文,愈深入愈覺人與這片土地的連結相當有意思,一頭就栽入了陳氏宗族的研究,更圓滿了提報陳聖祖的食祖佛酒和迎陳聖祖獲列市定無形民俗文化資產。
陳宏田說,人與土地有著不可分割的情感,想像當年鄭成功帶著二萬五千多名阿兵哥來到台南,如何解決阿兵哥的生活問題,而有了屯田,因此許多地名可看出當時的屯田縮影,如左武衛、右武衛,大營、下營、中營等都與鄭氏屯田有著歷史淵源。
此外,陳宏田也指出,了解自己宗族與這塊土地的關係是何等重要,至少了解之後就能更珍惜這片土地,台南以文化立市,但眼見為了開發,有許多藏著文化歷史的巷弄建築逐一被拆毀,其中永康地區不斷的發展,一條短短街巷就出了四名國會議員,更有不少值得正視的歷史建物,都該被保留的,卻隨著工商業發展,逐漸被拆除,讓他不得不加緊腳步,拍照留存住土地的記憶。C03D28FDA75C99F0

arrow
arrow

    ufv277p6y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